关爱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丨科技馆进校园 点燃科学之梦

2025-10-21 17:00  

“我的风车图案‘动’了!”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京西校区的教室里,发出了一声声的惊叹……门头沟区科协让科普课走进校园,将“视觉暂留”的抽象原理,变成孩子们手中鲜活的实践。


活动开场,科普老师手持组装好的风车进行演示:“当电机带动叶轮转速超过人眼反应速度,静止图案就会连成动画!”随着开关按下,叶轮飞速转动,原本印在叶片上的静态图案化作流畅的动态画面,瞬间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。

当拿到包含电机组、底座、叶轮A/B、电池盒等10类组件的材料包后,孩子们立刻开始操作:先对齐底座卡扣拼接支架,再用螺丝固定电机组,将电池盒与开关的导线接牢,最后卡上印有不同图案的叶轮。动手实践过程中,有的举着轴套求助“怎么卡更稳”,有的互相提醒“先接电池再装叶轮”。

“我这是‘会跑的小火车’!”“我的图案转起来像在跳舞!”当一个个风车在课桌上高速旋转,平面图案延伸出动态效果,孩子们举着作品互相展示着……从“听原理”到“亲手装”,这堂科普课让“视觉暂留”“电路连接”跳出课本——螺丝的拧动、导线的对接、叶轮的旋转,都成了科学知识的具象注脚。

作为校园科普系列活动之一,本次课程以“器材实操+原理拆解”的形式,让孩子们在动手间触摸科学逻辑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联动区域科普资源,让更多可操作、能感知的科学实践走进课堂,让好奇与探索成为成长的日常。

来源:门头沟文明网